《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15 21:29:58 教学设计
  • 扫组词 推荐度:
  • 《氓》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教学设计 推荐度:
  • 《挑山工》教学设计 推荐度:
  • 《长城》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1

  一、内容简介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朝统一的过程、中央集权政治的建立和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以及意义。

  二、教学理念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念,把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秦始皇、秦统一六国及秦朝中央集权政治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知道秦朝的主要文明成果:文字发展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3、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及自主建构知识、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人物和透析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学案教学、视频教学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理解人和事。

  2、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对历史事物进行理解和判断。

  3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汲取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2、通过对古代灿烂文明成果的认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

  四、重难点

  重点:理解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深远意义。

  难点: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强,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的能力,但理性思维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较低。

  因此在教学中,着重以视频、动漫、图片等直观感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自主架构知识。

  六、教法、学法

  结合教材与学情分析,为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三维目标,我采用了如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学案教学法、比较分析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依据教师给出提纲,分组收集资料。通过资料收集,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视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收集资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2、联系所学知识,回顾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

  3、准备学案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二)新课学习

  首先,采用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因为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直观的视频与动画可以引起学生兴趣,达成使学生了解秦始皇及其统一六国的过程,培养历史情景想象能力,认识统一重要意义的目标。

  随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主收集的材料,分析秦的统一与商鞅变法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秦的统一既与秦国商鞅变法后强大的综合国力密不可分,又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结果。

  接下来,主要通过各种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

  首先是政治措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由于七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弱,因此采用与西周分封制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较讨论中明确两者的机构设置及不同的作用,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评价,并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是经济文化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采用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统一后,各地度量衡、货币、文字的不统一带来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对于促进秦朝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意义。

  三是思想措施──焚书坑儒: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引起七年级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思考,直观的感受历史,理解焚书坑儒的原因、经过及后果,提高学生对是非的识别判断力。

  四在开发边疆上,通过学生展示图片等资料,使学生了解长城的修筑对保护边疆、促进边疆开发的意义,以及灵渠的开凿对促进经济交流的作用,使学生在探究中培养搜集资料、运用地图及表述历史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通过以上的措施,最终使秦朝成为我国第一个疆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基于上面的学习,我们再来评价一下秦始皇的功与过,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为了更深入的认识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拓展学生思维,我还设计了一下的拓展环节:一是联系现实,思考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今天能用到的还有哪些?例如县制、灵渠、文字、道路等,感受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二是秦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拥有强大的实力,这对我国当今的统一大业也有借鉴意义。我国要实现国家的统一,也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上,从而理解今日中国和平崛起的伟大意义。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依据建构主义与合作学习的理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体会历史,并采用大量直观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的概念,对历史事物进行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同时,通过体验探究历史,使学生在认识祖国的发展历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2

  【课标要求】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一课。因为这个单元是春秋战国分裂割据时代的结束,又是中国统一的专制主义封建国家建立的开始,而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又被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沿用,因此这节课在教材中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作用;秦巩团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重点突破:利用教材中的地图、文字资料、图片及学生查找的补充资料,通过讲故事、演短剧再现历史场景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讨论、分析、总结秦统一的原因和作用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从而加深理解统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突出作用和秦统一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焚书坑儒及其评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难点突破: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中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初一的学生思维认识比较片面和局限,因而利用多个名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把历史事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和认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这个学科,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更不具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策略】

  教法:历史五步情趣法教学。(这里面穿插问题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直观体验法、搜集信息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演讲式提问

  秦国在秦孝公死去之后,主持变法的商鞅被守旧势力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说说你们的理由。商鞅为变法而流血牺牲这件事给了你们哪些启示?商鞅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他的变法使泰国迅速强大,为后来赢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故事法导入屏幕展示:电影《英雄》片段。学生介绍《英雄》的故事简介。

  电影《英雄》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秦王赢政、荆轲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战国末年,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统一。秦王赢政顺应民意,率领秦国大军一举灭掉了东方六国,完成了对国家的统一。今天,就让我们翻开两千多年前中国历史最壮烈的画卷,来看看当年秦王扫六合的风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0课《秦王扫六合》。

  屏幕展示:秦王扫六合(教师解释什么是“六合”以及本句的意思)。

  主动探究与巧妙点拨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①秦统一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战国七雄是指哪七个国家?战国后期即公元前260年秦赵起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史称什么战争?③假如你是秦王赢政,你在攻打六国的时候会先打什么样的国家呢?当时秦王赢政采取的策略又是什么呢?③秦灭六国的前后时间是多少?秦王赢政建立的朝代称什么?都城在哪?

  我们先看看当年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怎样的(屏幕展示地图,学生对照地图)。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其顺序和秦的.对外策略“远交近攻”是一致的。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目睹秦王扫平六国、威震诸侯的风采。让学生看一组珍贵的历史图片(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兵马俑威武整齐的队形,使我们不难想象当年秦王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踏平诸侯的壮丽图景。唐朝诗人李白在诗中非常豪迈地歌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泰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让世界领略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超群的智慧和杰出的才能,它和万里长城一样,不仅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秦给世界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动脑筋:

  ①秦王赢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

  ②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③想一想,秦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秦统一后,摆在赢政面前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如何治理国家,巩固国家的统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赢政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预习教材第57~59页的内容,探究如下问题:①秦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②秦朝疆域的四至。

  屏幕展示图片:

  ①秦朝为巩国统一采取的措施。

  ②秦朝疆域的四至。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对照屏幕分别点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秦朝的疆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总的来说,对巩固国家统一、防止地方割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制度毕竟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因此它从创立的那时起就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一面。然而,在秦朝那个时代,它还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因此我们还是应当肯定它。这种制度从秦朝创立一直维持到清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是实行分封制还是实行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朝廷之上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让学生表演历史小短剧《秦朝的一次宫廷会议》。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让学生讲讲焚书坑儒的故事。

  北筑长城: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时期他们生活在秦、赵、燕的北方,秦统一后,他们也不在秦朝境内。早在秦、赵、燕时,为防止匈奴骑兵南下,就曾修建了各自的长城,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把秦、赵、燕的长城连起来,修筑起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评价长城的修建:抵御了匈奴的入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结晶。今天,古老的长城已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伟大的中华民族。

  讲开发南疆时,要讲清岭南地区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秦朝的疆域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主要部分。

  巩固拓展

  走近史料:

  ①l964年,毛泽东评价泰始皇及焚书坑儒:“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四百六十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

  ②李白的诗(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桑弘羊的论箸中肯定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迹。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写的《秦政记》也赞杨秦始皇。

  ③郭沫若:"书籍被焚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自由思索的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遣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上述材料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

  ①你怎样看焚书坑儒?

  ②如何评价秦始皇?

  ③谈谈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标准和方法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选一人发言,教师适当给予点拔。

  结束语:秦始皇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他自身个性的残暴专政,再加上他的继任者秦二世比其父的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幻想的子孙统治万世的梦想不仅没有实现,而且他创立的秦王朝反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有关秦朝灭亡的历史,我们将在下节课去学习。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

  【教师反思】

  存在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的点拨还是多点,占用了学生不少时间。原因是一些问题我总怕学生不明白,不自觉地就想点拨,没有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方面我还有待提高。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3

  一、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课时: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秦长城和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统一历史作用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三、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四、难点:

  对焚书坑儒历史事件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长城的课件、灵渠的课件、秦疆域的课件)、投影仪、挂图、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英雄》片段。

  提问:同学们看过影片《英雄》吗?你们知道影片中描绘的英雄是谁吗?秦始皇是不是真正的英雄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历史上的秦始皇吧!

  学习新课:

  (一)、秦统一六国

  提问:春秋以来各诸候国连年混战,大国兼并小国,战国初年剩下七个较大的诸候国,号称战国七雄,同学们知道是哪七个国家吗?(出现战国七雄图)到战国末年,哪国最强大?(突出秦)秦国怎样实现国富兵强?(生:商鞅变法)在秦国强大后,秦国和赵国曾进行过一场重要的战役,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了,它是哪场战役?(生:长平之战)

  灭六国是秦赢政在位时期。(简介赢政:13岁时即位,22岁时亲理政务,他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坏六国的联合,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在公元前230年,赢政率大秦的铁骑开始了灭六国的战争。大秦的铁骑马东征西讨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得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唐代大诗人李白为此曾写诗称颂秦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学生集体朗读,请一位同学解释诗的含义)我们看秦王的画像,他头戴冕旒、腰配长剑,目光炯炯,手指前方,流露出他君临天下的威严。

  秦王吞并六国,被六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古往今来,流传着很多刺杀秦王的故事。影片《英雄》中刺客无名为什么在刺秦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放弃了呢?我们来看影片。(播放《英雄》片段)好,我们知道无名为天下统一,为百姓放弃了个人的恩怨,由此我们也就知道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了。

  秦王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秦统一,顺应了历史阶段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中国有名古话: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打下大的疆土之后,赢政是怎样巩固他的统治的呢?

  (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这一目,同学们课下进行了自学,现在我要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准备好,请看大屏幕,我要出考试题了,(展示有关皇帝、中央官员、地方官员等级的漫画),哪位同学能解释漫画画的是什么意思呀?这些人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呢?师生交流各种官吏的职责及皇帝名称的来源。

  教师总结: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使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因此这种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学生表演,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我们来放松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由我们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张三卖米》,在战国末年,由于货币、度量衡的不同导至张三在不同的国家做买卖赔本。)请同学分析张三在做买卖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翻到书52页,看七国的“马”有几种写法,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速记七国的“马”字,一会儿找三名同学上来比赛,看谁在一分钟内写出的“马”字多,记住必须是不同的。比赛结束后采访同学的感受(文字不统一有哪些弊端?如一个地区的书籍,另一个地区看不懂,秦始皇颁布的法令可能人们看不懂。)

  通过这个小历史剧和小游戏,我们知道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是势在必行的了,我们来看看统一后的文字、货币、度量衡是什么样的。(看演示文稿)通过这项措施,秦朝各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开始频繁起来,秦的统一就更加巩固了。

  3、焚书坑儒: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讲述焚书坑儒的故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焚书坑儒在当时有那些好处,又造成了那些危害,你认为利和弊谁大?

  教师总结,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这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势在必行的,但他采用了极其野蛮和残暴的方法,给我国文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这是我们应该批判的。

  秦始皇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但边疆地区却并不安定,于是他又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4、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北筑长城:利用课件展示秦长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修建原因。学生展示收集到的秦长城图片,并谈论观看后的感受,培养学生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开发南疆:利用课件让学生明确灵渠开凿的原因和历史作用。

  (三)、秦朝的疆域

  利用课件展示秦疆域的四至(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至长城,地南至南海。)让学生认识到秦在当时是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后反思: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秦始皇完成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大业后,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措施,形成了疆域广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当然有关秦始皇的话题我们还没有讲完,学完了下一课,我们会对他有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但是我们知道要想成为历史上的英雄,你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人民的大气层望,必须推动历史发展。

  拓展探究:

  出示有关评价修建长城的诗句,让学生带着“长城修建有何利弊?”这一问题走出课堂,提高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